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无锡哪里人气最旺?人口迁徙数据告诉你

发布日期:2022/3/15 11:59:50 浏览:362

来源时间为:2022-03-15

人口流动迁移和空间分布关乎城市发展布局,近年来,无锡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人口分布出现了怎样的变迁?

无锡人口分布“全貌图”

长期以来,无锡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结合人口普查数据与互联网人口大数据,对我市人口特征与城市化趋势进行着持续地调研。近日,一组人口流动迁移数据出炉,勾勒出无锡人口分布的“全貌图”。

市区人口吸引能力显著增强

从近20年的人口演变特征来看,无锡市域常住人口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518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746万人,其中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速为2.10,2011-2020年人口年均增速为1.59。

人口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大专以上人口显著提升,小学学历人口下降明显。

人口年龄结构显示双升趋势,老龄人口、学龄人口占比提升。

翻开无锡市域人口密度图,人口分布呈现“一元两点”的空间格局,即以市区的梁溪老城为中心,江阴、宜兴中心城区为副中心。

无锡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规模变化来看,市区、江阴、宜兴呈现不同的人口变化特征,其中市区人口吸引能力显著增强,2010-2020年所占市域人口比重提升3;江阴、宜兴人口增长缓慢,所占市域人口比重降低;宜兴部分街镇出现人口负增长,呈人口收缩趋势。

“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市区常住人口由外围向中心街道迁徙和集中,江阴、宜兴有明显的从中心城区向外部城镇迁徙的特点。”规划人士表示,这是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呈现的人口流动特征。另外,受疫情影响,一些就业密集区、职教园、高校等区域出现人口密度降低的现象。

梁溪区迁入与迁出指数双第一

从数据来看,无锡市区人口密度以老城为核心,圈层外溢,“孔雀东南飞”效应更强。

市区人口在市中心5公里圈层范围最为集中;

惠山新城、太湖新城、新吴城区等人口密度中心集中出现在5-15公里的圈层范围;15-20公里的圈层范围出现多个外围街镇人口中心;

相比西北方向,东南方向出现更多的人口密度中心。

“人口流动影响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影响着城市空间,无论是规划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还是其他规划与政策,都不能脱离人口要素。”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

从2018—2020年常住人口的迁徙指数来看:

梁溪区迁入与迁出都位列第一,与新吴区、滨湖区的人口迁移最为密切;

经开区外区人口导入特征明显,主要与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的人口迁移最为密切;

惠山区、锡山区人口相对稳定,除与相邻区有密切人口迁出外,其他人口迁出指数并不高,是人口迁入经开区最少的两个区;

滨湖区也处于外来人口导入的阶段,迁入指数高于区内迁移指数。

相比2019年,市区老城人口外溢趋势较为明显,人口密度中心向东南方向的新城转移,太湖新城、新吴城区、锡东新城的人口密度持续上升,集聚规模持续扩大。

规划人士指出,尽管老城区人口外溢明显,但依然是人口高度集聚区,最高人口密度达3.2万人/平方公里,高密度人口空间的连绵发展趋势更明显。

互动高峰多位于新老城交界

按照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无锡规划为“双核、四片、六组团”的空间结构。

即梁溪老城、太湖新城“双核”,惠山城区、锡东城区、新吴城区、湖山片区四个片区,玉祁—前洲、洛社、阳山、东港—锡北、羊尖、鹅湖六个城镇组团。

无锡市国土空间规划结构图2021-2035

2020年无锡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从“双核”空间来看人口分布呈现“一主一副”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人士分析,2020年梁溪老城人口密度为13969人/平方公里,太湖新城人口密度为4729人/平方公里,作为“新核”仍在快速成长中。

随着新老城“双核”人口互动的不断增强,“龟背城”内人口压力逐步纾解,人口高峰多位于新老城的交界板块,人口向滨湖城区、新吴城区聚集;太湖新城的高密度人口中心仍然保持集聚趋势,人口密度增长明显。

“人口分布与流动特征研究给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人士表示,在未来发展中,作为“双核”之一的“龟背城”是无锡历史文化、城市记忆的重要承载地,将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手段,提升老城文化底蕴与魅力,进一步焕发人口活力。

太湖新城作为城市“新核”,人口潜力仍然很大,将保持较高的人口聚集速度,要关注随之而来的公共管理新问题。规划人士建议,未来太湖新城要统筹好生活与就业功能,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营造更具都市气息的生活空间,引导新城人口高质量聚集。

人口流动折射城市发展新动向

从四大片区来看,人口发展规模差异较大,存在发展阶段差异

其中惠山城区人口密度位于四城区之首;锡东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惠山城区,人口聚集空间位于东亭、安镇、查桥等老镇区;四城区中最高人口密度中心出现在新吴城区的梅村,同时围绕空港、梅村、鸿山形成了多个人口中心,硕放东北方向人口密度明显增长;湖山片区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最低,与其他三区发展差异较大。

再将目光聚焦至六个城镇组团,玉祁—前洲、洛社、阳山所在的西部组团人口规模、密度总体高于东港—锡北、羊尖、鹅湖所在的东部组团。规划人士分析,人口是产业布局的映射,西部城镇组团为工业重镇,对就业人口的吸引力强,而东部城镇组团主要为郊区,人口密度聚集低于西部组团。

规划人士建议:

惠山城区加强人口导入,做好锡北人口中心带动,未来要加强高铁新区的功能提升,吸引人口聚集;

锡东城区人口聚集空间仍在镇区,需在推动人口集聚、区域城镇化政策方面加强规划引导,加快锡东新城核心功能的注入,带动人口密度的提升;

新吴城区人口集聚空间相对分散,建议在空间布局上打造明确的核心,加强各中心之间的用地功能联系;

湖山片区以山水文旅为功能定位,重点加强内部人口联系,实现功能平衡。

(来源:江南晚报编辑:依依)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