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何振梁,从无锡到上海到北京

发布日期:2015/10/1 9:12:23 浏览:797


欢迎您,

正文
何振梁,从无锡到上海到北京2015-01-0809:38:43来源:(上海)

何振梁1929年作为家中次子出生在无锡一个叫田屠里的地方,当时家底还算殷实,其父何梦莲开着三家丝厂,但随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何家的产业在短短几年里缩水了三分之二,其后又遇到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侵华日军以上海和长三角为突破口,以由东往西的方向进犯中国大陆,妄图南北夹击,从两个方向鲸吞中国,而处于江苏省的何家正处在这南北两团战火中间的“夹缝”里,于是一家之主的何父作出决策——去上海吧!因为上海有“安全的孤岛”租界。何振梁当时就是在这样一种无奈的大背景下,意外变成了一名“新上海人”。

当时何家有子女若干,但只有大哥何振梓和何振梁两名男丁,其他都是姐姐妹妹。何振梁曾亲眼目睹日军飞机在上海的天空横行,甚至他的大姐若瑛还曾因为用身体掩护家中最小的妹妹若珉,背部挨过日军的轰炸,受过伤。于是,何振梁便在小小的年纪立下了护家强国的理想,决心用刻苦念书来“锻造”自己。

1938年,何家从英美公共租界搬进了南边的法租界,何振梁也进入中法学堂就读。在那里上初级班时,他曾跳过3次级,还曾因为成绩出色被奖励了奖学金,这对于当时经济拮据的家里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见振梁是块“可造之材”,全家人都勒紧了裤腰带支持他上学,何振梁也很争气,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震旦大学,选学电机专业。当时从该专业出来会得到一份相当稳定的工作,如果顺利毕业后就业,对于整个何家的经济状况将起到本质的改变,何振梁苦读多年,立志和哥哥一起成为家中顶梁柱的梦想也将顺理成章地实现。为此,兄长振梓在弟弟上大学这段日子里咬着牙在外打拼,为他挣学费,这也是兄弟俩从年幼时结下的情义。一直到晚年,何振梁都十分敬重着这位家兄,家庭聚会上,何振梓在晚辈面前发表一些意见和看法时,何振梁很少插言。2006年,何振梓突然去世,当时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仅剩两年,何振梁名义上已经退休,但实际每天还有各种繁忙的事务要应付。他在百忙中千里迢迢赶回上海参加了兄长的追悼会,扶着振梓的灵柩,眼中噙着泪,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兄弟两人从此阴阳相隔,令何振梁无限悲恸。

1948年,仍在大学就读的何振梁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次年春,他还参加了上海人民保安队,配合解放军解放大上海。不过,这也为他日后的人生轨迹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量外事工作的需要,在上海从中学到大学学习了多年法语的何振梁成了翻译人才中的“香饽饽”。在即将毕业前夕,青年团中央向何振梁抛出了“绣球”。

何振梁曾征求过家里人的意见,当时大家都有过一番纠结,原本是盼着振梁电机系读出来好好找份养家的工作的,现在却要远走北京,实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过最终全家还是一致通过,舍小家,为大家,让何振梁跟着党走,真正去成为国家的栋梁。至于家里的日子,总是还能将就着过下去的。至此,何振梁把自己最青春的一段年华留给了上海后,踏上了北上的旅程,之后的若干年里,他先后为毛主席、周总理担任贴身翻译,后又进入了体育领域,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开疆拓土。自然,如此繁忙的工作之下,何振梁定居在了北京,并且一住就是60多年。而老家和老家里的亲人们,却留在了上海,与他开始了“南北眺望”的岁月。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_

48小时评论排行评论3567条评论2180条评论1804条评论1741条评论1644条延伸阅读人参与

人跟贴_人参与网友跟贴人跟贴_人参与__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账号密码自动登录__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站立场。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