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资讯杂谈 > 正文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探访文化江南的“徽州印记”

发布日期:2020/6/16 20:08:15 浏览:358

来源时间为:2019-11-01

探访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创新——文化江南的“徽州印记”

安徽日报记者吴江海文/图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以仅为全国1/26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正在成为区域协同创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力就是涵盖海派文化、吴越文化、徽州文化等地域文化,具有深度交互性、高度凝聚力和广泛认同感的江南文脉。10月10日至18日,本报记者参加了“家在江南”主题采访活动,实地感受到徽文化渗透在江南人的衣食住行中,深刻地影响着江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江南文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徽州商帮一等生业,半个天下

泛舟古运河上,听解说员说起无锡是古时有名的江南米市,也有窑码头、钱码头、布码头之称。

无锡本地不产棉花,到了清代,通过京杭大运河每年运进大量外地棉花,然后生产大批棉布运销外地。于是,当地人“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手工纺织业由副业成为独立于农业而存在的谋生手段,无锡也一跃而成棉花、棉布集散的“布马头”。此后,棉纺织业、缫丝业等成了无锡近代工商业的支柱产业,无锡也因此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地。而当时,正是徽州商人在无锡大量开设以棉花换取棉布的“牙行”(中介),造就这种原料、产品两头在外,又大进大出的经济格局,让当地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因为山多地少,外出经商是古时徽州人的无奈选择。苏州的清代大儒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在徽州,民间有“一等生业,半个天下”的俗谚,说的是徽州人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传奇。

“天下盐税,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在泰州的江苏盐税博物馆里,有个“清帝南巡,盐商报效”的展板,说的是清朝乾隆皇帝游扬州瘦西湖时,称其似北海而缺白塔,淮商闻之,连夜措置,乾隆次日再游喟叹:“盐商之财力伟矣哉!”据记载,这位“一夜堆盐造白塔”“以布衣上交天子”的盐商,就是客居扬州的歙县人江春。当时,清代扬州的两淮盐务八大总商中,徽州人占其四,其中江春任总商52年之久。

在长三角各地采访,当年徽商的踪迹随处可寻。安徽省徽学会会长王世华教授说,四五百年来,长三角城市群是徽商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徽商的活动促进了长三角各大城市的繁荣,无论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的加快、基础设施的改善,还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市容面貌的美化等等,徽商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的城市都是从当初的市镇发展起来的,当年的徽商深入到江南的很多乡村经商,带去了人气,带去了活力,也带动了建筑、运输、中介、典当、饮食、娱乐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市镇。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也认为,“徽商为江南输入了大批的人才,带来了财富和规范,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对于明清江南的社会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安理学穷理之要,必在读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由无锡东林书院创办人顾宪成题写,至今仍悬挂在东林书院的“依庯堂”。

东林书院是明代江南传播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中心,倡导和传承着“读书讲学爱国”精神,是江南学人志士共同的精神图腾,带动形成了东林、江右、徽州、关中四地的书院群。

程朱理学的核心为“伦理纲常”,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因徽州古称新安,程朱理学又称“新安理学”。在无锡的惠山古镇,至今保存着118处较完整的古代祠堂及遗迹,传承着77个姓氏先贤留下的家规家训,虽各自表述不同,但总体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

、廉、耻”,从中不难看到新安理学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在歙县的棠樾村,高高耸立的“忠孝节义”7座牌坊,正是徽州人在道德实践领域中践行的标志,更是徽州人尊崇程朱理学的生动写照。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朱熹倡导的这一重学思想,促进徽州形成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良好风气,也推动着徽商的转型。从明代中叶起,徽州商人开始塑造“贾而好儒”“富而好礼”的整体形象,“虽为贾者,咸有士风”。此后,徽州商人益发注重契约意识,他们制订的经营规范成了江南各地普遍的商业规范。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习胜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将儒家学说进行系统化和真理化,初步建立了融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于一体的形而上学体系,广泛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高大上的儒学更加接地气。

坐落在泰州中学校园内的安定书院,为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胡瑗倡导“明达体用”的教育思想,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康熙元年,任两淮盐运使的歙县人胡文学与一些徽州盐商,为纪念胡瑗筹建扬州安定书院,雍正年间徽商再次出资扩建,乾嘉学派中徽州皖派与苏州吴派的领军人物戴震等人,都曾在这里进行过讲学交流。

徽商在积累大量财富后,在祖籍地和经商地捐资广建社学和义学,让更多的平民子弟习儒就学,仅清康熙年间,徽州就有书院54所,成为全国四大书院所在地之一。扬州梅花书院、杭州崇文书院等著名书院也都由徽商出资兴建,徽商还在南京、北京等地建立试馆,为江南士子求学应试提供条件。据相关统计资料,徽州的科举成就按人口比例仅次于苏州,且不计众多寄籍外地的徽商后代。仅明清时期,江南出的状元中就有9人原籍休宁。

徽派技艺家传户习,无远弗届

“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这是清代文人刘大观眼中的城市特色。王世华教授认为,徽文化在融入江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江南文化,其中苏州的市肆、扬州的园林,徽州人贡献最大。

拙政园是苏州面积最大的山水园林,步入园中,亭台楼阁、泉石花木有机组合,再现了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出古人的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苏州园林博物馆馆长、拙政园管理处主任薛志坚认为,与其说是苏州造就了园林,不如说是园林成就了苏州。

既然扬州以园亭胜,为何不如现在的苏州园林名动天下?有学者认为,扬州园林多为徽商所建,与苏州园林同属江南私家园林范畴,在造园要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造成当下苏州园林一枝独秀的现状,与近百年来徽商式微以及苏州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有关联。

长三角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青浦的朱家角、苏州的同里、嘉兴的西塘等古镇枕河而居,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这些古镇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当年徽商的踪迹,其建筑也依稀可寻马头墙、“徽州三雕”等徽派元素。

清人郑恭云说:“明时杭州最盛雕板画,殆无不出歙人手,绘制皆精绝。”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徽州已是全国重要的区域刻书中心,到明清成为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仅家刻、坊刻超过800家,刻书品种达数千种。

王世华教授认为,徽州人对江南文化的传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刻书。随着徽商的足迹,徽州书商和刻工走出乡邦,在金陵、杭州、湖州、吴兴、苏州、扬州以及上海建立很多书坊,创造了众多奇迹:第一个成功用“饾板”“拱花”印书画(《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的是南京的徽商胡正言;第一个刊刻《聊斋志异》和《知不足斋》丛书的是杭州的徽商鲍廷博;第一个出资为《儒林外史》出版的是扬州徽商程晋芳;第一个将历代书家法帖描摹刻石的是扬州徽商鲍漱芳的《安素轩石刻》;第一个用新式标点出版《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是上海的徽商汪原放。

在长三角各地采访,时有专家学者提及徽墨歙砚、徽派建筑等徽州传统技艺对江南文化的影响,比如在书画领域,徽州有不少画家在江南活动,推动了书画艺术的繁荣进步,其中“扬州八怪”中就有汪士慎、罗聘两位徽州人。在泰州,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当地人的骄傲,他的纪念馆也是市民和游客常访之地,据该馆资料显示,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奠基人之一。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