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无锡特产 > 正文

惠山“大阿福”:传承千年的吉祥文化

发布日期:2016/10/15 13:49:54 浏览:496

惠山泥人,惠山“大阿福”:传承千年的吉祥文化 传承文化、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工艺美术师在为“大阿福”上色。(资料图)

本报记者蒋培玲

有人说,到无锡除了要去东林书院听风雨,更要到惠山脚下看泥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郊的惠山街区,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游人到此,几乎随处可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泥人,而人们最熟悉、最受欢迎的要数惠山“大阿福”,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的彩塑。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这里制作的泥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蜚声中外。关于惠山泥人的起源有很多,一说是战国孙膑泥人摆阵斗庞涓,另一说是明代刘伯温挖土捏泥人断龙脉,但是百姓中间流传最广的还是“大阿福”说。

相传,古时惠山有四只怪兽,即毒龙、恶虎、臭鼋和刁马,经常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后来有个天神“沙孩儿”化名阿福入山与四怪搏斗,四怪被除,但阿福亦因流血过多,离开人间。为纪念阿福,人们用脚下的泥土捏制了其生前形象,取名“大阿福”。另一个故事是:惠山有怪兽年,它白天吃太阳,晚上吃月亮,把时间搅乱了,致使百姓生活不得安宁。后阿福降临,把年抱在手中,驯服了怪兽年,村民的生活得以安宁,从此家家户户都捏阿福形象的泥人,以祈求平安。还有一个传说是:古时惠山一带荒草丛生,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后来,深山里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了。人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从此成为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

无论哪一种传说,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源于对土地的感恩之情。早期“大阿福”的造型,都是大耳朵的端正坐姿,面容带着佛门的慈悲和吉祥,他头上的牡丹花、胸前的长命锁、怀中的大青狮、脚上的朝靴,分别代表了宝贵、长寿、避邪和少年登科等吉祥含意。在无锡,人们一见到小孩子长得活泼健壮、惹人喜爱,就会脱口而出:“活像一个惠山‘大阿福’!”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阿福”俨然已成了惠山泥人的代名词,成了人们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吉祥如意的美好象征。

惠山泥人对材质要求严格,需取当地水稻田一米深处的乌土为材料,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泥人传统工艺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等。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制作工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随着时代节奏的加速,传统手工作坊逐渐被模具加工所替代,以致惠山泥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这种需要十几道工序的传统工艺日渐寂寞清贫。为传承民族艺术,2006年,惠山泥人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无锡还专门筹措传承扶持资金组织“泥人技艺传承大师班”,邀请国家级惠山泥人传承人带徒授艺,希望将这门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结晶的手艺传承下去。

千百年来,“大阿福”经过历代艺人的再三创作,栩栩如生,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形象,一直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阿福”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造型都是一个或一对胖娃娃。身穿五福袄,怀抱大青狮,显得文静中有威武,端庄中又带憨厚,从内容到形式都紧扣“福”字的主题。他那胖墩墩、笑眯眯的形象,随着艺人们赋予他的血肉和神韵,走进了千家万户,带给人们吉祥、如意和幸福。

《惠山“大阿福”:传承千年的吉祥文化》相关参考资料:
千年传承、千年锣鼓的传承、徽州 传承千年人文、大阿福、惠山区、惠山公安局、惠山联通、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惠山实验幼儿园

最新无锡特产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