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机关事业 > 正文

探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触摸江南运河千年文脉

发布日期:2017/10/11 19:02:48 浏览:413

来源时间为:2017-09-27

原标题:触摸江南运河千年文脉

无锡市文化局

大运河无锡段。

无锡市文化局

中国丝业博物馆。

无锡市文化局

无锡市文化局

无锡市文化局

核心提示

昨天,由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梦之蓝”公益基金共同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探访之旅·从扬州出发”大型公益活动暨“梦之蓝”公益行动之运河遗产保护活动一经推出,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华网、中江网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纷纷对活动情况予以报道。

本报记者邹平王鹏

扬州发布记者王浩子尧/文庄文斌/图

大运河一路奔流到了江南,从无锡穿城而过时形成护城一环,被称为“千里运河、独此一环”。昨天,“喜迎十九大·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探访之旅·从扬州出发”大型公益活动暨“梦之蓝”公益行动之运河遗产保护活动来到江南水乡无锡,游运河、探古迹、访非遗,近距离触摸这座运河名城的千年文脉。

大运河在无锡境内全长40.8公里。自北向南,大运河无锡段分布有黄埠墩、南尖、江尖、西水墩、太保墩、南水墩等自然景观,东林书院、朱大椿故居、薛南溟故居、惠元面粉厂旧址、鼎昌丝厂旧址等100多个全国、省市级文保单位,丰富的遗存、成片的传统民居,使无锡段享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美誉。

在文化遗产极为丰厚的运河畔,我们乘船深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参观茂新面粉厂旧址,走进薛福成故居探访锡绣、竹刻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无锡与运河城河相依的千年情缘。

“慢生活”体现运河文化气息

历经400年风雨的清名桥,不仅是无锡市民心中一个承载太多城市记忆的古迹,更是无锡运河文化的一颗明珠。

昨天上午,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探访之旅在无锡的首站来到这里。站在桥上向南北眺望,运河无锡城区段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绰约风姿。在运河两岸,江南水乡民居依河而建,不时有居民在运河中洗汰,传统自然的生活气息一下子让人从现代城市的快节奏中体会到原生态“慢生活”意境。

隋朝时期,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后,逐渐繁胜,这一河段的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拥有100多处各级文保单位和其他文物遗存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大运河遗产点。

漫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粉墙黛瓦的民居高低错落,运河水串联起一座座古桥,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遗址、戏码头、名人故居等遍布街区。

无锡大运河文保专家杨建民表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在把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作为第一要务的同时,打造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和休闲旅游商贸为主体的古运河旅游度假区服务产业集群,力求再现古街古韵。目前,一个以“慢生活”为特色、运河文化气息浓烈、江南地域传统特色浓郁的文化型旅游休闲度假社区已初具雏形,街区日均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

探访点茂新面粉厂旧址

工业遗产变城市公益博物馆

运河穿城而过,途经无锡四个城门,其中西水墩是保留最好、人气比较旺的一个居民点。在西水墩上,至今还保留着茂新面粉厂这座极具时代特色和运河风情的工业建筑,如今也是无锡运河段一个重要的遗产点。

探访团走进这个国保单位看到,这座工业建筑现存灰色的办公楼和红色的厂房两个板块。无锡依托这一旧址,改建成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面粉制造设备,还征集了纺织机、车床等其他工业设备,充实了博物馆的馆藏,并利用图片展现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初创时的繁荣盛况。

无锡市文化局的陈鸽告诉我们,茂新面粉厂是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等于1900年筹资创办的,生产的“兵船牌”面粉当时享誉全国,还曾远销英、法等国及南洋各地。2003年,规划中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选址茂新面粉厂,无锡市政府出资近亿元对该厂的资产进行了修缮,让工业遗产“脱胎换骨”,成为城市公益博物馆的典型样本。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源地,沿运河水系分布着大量工业建筑,在城市变迁中面临着改造或拆除的命运。”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刘怀玉介绍说,像茂新面粉厂一样,无锡没有简单地一拆了之,而是与运河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加以改造利用,使其成为无锡城市建设发展的见证和缩影,这种运河保护的理念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探访点薛福成故居

大师工作室落户名人故居

薛福成故居,又名“钦使第”,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无锡学前街与前西溪之间,现存原建筑100余间,占地89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在江苏的晚清官员住宅中比较罕见。

据了解,日前无锡市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薛福成故居专门辟出一大间作为大师工作室,用于展示无锡运河非遗文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留青竹刻和锡绣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在竹刻区,乔锦洪父女正埋头对着一段竹节静心雕刻。作为国家级非遗大师,乔锦洪从事竹刻技艺有数十年,如今已将这一技艺传到了女儿乔瑜手中。“女儿已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了,很多竹刻都是她在做了。”乔老说到竹刻事业后继有人,感到特别欣慰。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父女俩已在多个场所设立了竹刻传习所和展示销售点。他们适应市场推出了定制服务,根据客户需要刻写诗词、字句或画幅。“竹刻这个玩艺儿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越久越值钱,一个二三十厘米的竹刻可以卖到上万元的价格。”

在锡绣展示现场,锡绣传承人邵敏正在制作精微双面绣《妙手宜兴紫砂壶》。邵敏说,这样一幅作品,两位大师要合作绣一年工夫,产品价格可以卖到六位数。

《探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触摸江南运河千年文脉》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运河5号创意街区、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常州运河5号创意街区、江南运河、隐居江南运河雅苑、江南运河地图、疏浚江南运河工程纪实、江南古运河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