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资讯杂谈 > 正文

400多人去江南寻找“江南”,为什么?

发布日期:2022/3/22 15:24:52 浏览:195

400多人去江南寻找“江南”,为什么?

文|孙小婷

一江烟水,两岸人家,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江南。

前几日,由光明日报社、江苏省委宣传部、无锡市委主办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办,主题是“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来自海内外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来到江南、寻找“江南”。今晚,我们就来聊一聊寻找这事为什么重要。

10月29日,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开幕

“世间何物是江南”,明末清初吴梅村的诗句很耐人寻味。“江南”是一片人文地理区域,历史上的行政区域;也是不少人的梦里水乡,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展开千年历史人文画卷,“江南”一域,历经泰伯奔吴之源起、永嘉南渡之转折、唐诗宋词之润泽、近代风云之磨砺,兼容并蓄、激荡淘涤之下,成为承载并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一脉,形成了独树一帜、诗意盎然的温润品格与厚重积淀;同时江南地区开风气之先,塑造中国变革,在全国版图中创造了重要的经济总量。

千年江南,一脉相承,究竟有怎样的内涵、特质、肌理?又在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的今天,有怎样的锻造、经验、启发?

视频:《学者眼中的江南文脉传承》

寻找江南文脉的源头活水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会场

来江南,你可以重新踏上“唐诗之路”,乘一叶韦庄的画船听雨,或随白居易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博大更多体现在北方文化,精深则更多是在南方文化里。”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告诉记者。

文脉的精深,不仅仅是诗词歌赋、文人雅性;它的精与深,还体现在文人多、文化家族多、文学创作多、文学思想多。

“可以说,靖康之难后,江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南宋之后,江南文化是引领性的。”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时进认为,江南文化在近古代表了中国文化主要的产出成果。

这让江南这座学术富矿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此次参会的学者就来自英国、俄罗斯、奥地利等10余个国家90多个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

翻开本次论坛的论文集,“明清小说的女性书写”,“辣椒在江南的传播及影响”,“江苏碑刻文献中的赵孟頫”,“江南市镇及文学群落的形成”,“东晋南朝南迁人口及其后裔数量需要重新估算”……

女性研究、民族人口、伦理道德、区域经济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正在不断剖析和丰富江南这门学问的肌理,洞悉历史深处的经验,寻求时代疑问的解答,让氤氲的江南更加具象,也让局部的江南逐步融入世界的共同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南文脉论坛之所以一呼百应,得益于“江南”已经在学术界成为一门显学、一个相当成熟的学科方向,形成了稳定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文献基础。

对待这样一个学术富矿,“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在徐兴无教授看来,对过去发掘得越深越好,因为民族发展最终的力量,来自于对自身和文化传统的发掘和传承。

因此,对江南的寻找,在论坛之前就已经启动了系统性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分为6编10年出版3000册《江苏文库》。

在最新的出版成果中,《书目编》28册《江苏艺文志》,收录了从上古至1949年,有迹可寻的江苏文人著作。共计29614位作者,85304种书。

这套令人震憾的志书背后,是当代116位专家学者,足足14年的研究和整理,在江苏文坛上可谓价值斐然、前所未有。

“藏量之大,让江南文化没有耗竭之虞。”在罗时进教授看来,江南文脉之所以源远流长,正因为江南文化具有丰富库藏,具有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同时系统的梳理和挖掘,也将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土壤和养料。

寻找长三角一体化的文化之魂

江南,不仅仅对传承中华文明意义非凡,对推动当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更具有现实意义。

历史上的江南在明清时代,落实为一个行政地理概念,和如今的长三角地区颇为重叠。而江南,作为一个符号,也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文化铺垫,增加了一种精神纽带和文化认同。

“从越国到吴国的西施,是最早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人。”论坛上,学者的幽默却引发了深层的思考——如何将历史为长三角地区创造的这一符号运用好?

挖掘精神财富——江南不仅有吴侬软语、温柔旖旎,也有忠人义士、家国情怀。它是一生向往金戈铁马的山阴人陆游,是写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顾炎武,是抒发“我以我血荐轩辕”激情的鲁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锡东林书院的这副对联道出了这种情怀。

论坛会场展示的无锡惠山泥人

关注经济社会——对江南文人的关注,不应仅停留在其文学成就,还应看到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不仅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也在出任苏州知州期间,兴修水利改造太湖,将沼泽之地变为旱涝保收的耕田,一跃而成为我国的重要粮仓;他捐地助学,延聘著名教育家胡瑗为师,创立“安定学法”,开创了苏州教育史之先河。

形成江南理念——中国古代不少进士学而优则仕,却也甘愿辞官回到江南过起诗词唱和的恬静生活。江南人的这种刚柔并济、兼收并蓄、移中有执的品性,被华东师范大学学者胡晓明总结为江南的“水德”。这种不将义与利、礼和欲、理性和感性完全对立,而是能融通糅合的品性,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士林总结为江南的“诗性文化”。不论“水德”“诗性”,抑或其他学者眼中的“包容”“谦和”,都彰显着江南文化的弹性与柔韧。

72岁的“双契轩”第三代传人、无锡留青竹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乔锦洪,在会场展示竹刻工艺。

如今,面对这些江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仅要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下打量,更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格局下思考。

“探讨江南文脉,是在文化认同上构建更大的同心圆,在文明共识上寻求更大的公约数,为江南文化、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为人类文明进步汇聚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在发言中指出。

历时两届的江南文脉论坛虽然落下帷幕,却余音绕梁。

可以想见,这种江南共识,在未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城市更多地向文化、人居和生态转向;在发展长三角产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生产资料,将非遗打造成文创品牌,将河湖交错、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塑造成旅游名片……

经济支撑,文化表征。“挖掘江南文脉,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增加了证明力和凝聚力。”罗时进教授充分肯定了寻找江南文脉的深远意义:“事实上,这种力量不是胶合而是铸合,这样的联系才最为紧密。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