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资讯杂谈 > 正文

江苏省天一中学:专注的力量-无锡天一中学

发布日期:2015/12/2 1:36:39 浏览:679


编者按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究竟该从哪里着力?10多年来,江苏省天一中学一直抓住课堂这个关键环节,他们坚信:只有常态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素质发展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基本的保证。


天一人所关注的课堂教学很真实,写在每一张课表上,发生在每一间教室里。他们的探求也很朴实:“尽可能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天一人对教学的认识不断升华,课堂教学的境界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从关注“怎么教”走向了关注“怎么学”,传统的“知识课堂”正在转化为“能力课堂”,基于教科书的学习走向转型为“丰富学习”。


“现在,我们的课堂已不再局限于教室,我们的教学也已不再局限于学科。”天一人这样自豪地宣称。在天一中学课程设计者的规划中,学生在学校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课程,学校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综合课堂”。


立足于脚下坚实的道路,天一人正在越走越远。


■本报记者潘玉英吕玉婷


10月30日,江苏省天一中学校园里,绚丽绽放的波斯菊迎来了全国各地近300所学校的3500多名教师,他们在这里参加“聚焦课堂·生长课堂”研讨活动。


这样一年一度的“聚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天一中学已举办了11届。10多年来,这所学校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专注于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10年课改聚焦“生命生长”


10月30日上午,天一中学400多人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来自天一中学、苏州中学、浙江省镇海中学的3位语文教师所上的3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语文课,让全场教师大开眼界,直呼过瘾。“聚焦课堂”活动仅仅只是天一中学这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在校长沈茂德看来,课堂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宝库,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只有常态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素质发展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为了真正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天一中学将目光聚焦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他们认为,只有真实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为此,他们将学生调查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天一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关键词:“生动有趣、重点突出、互动民主、条理清晰、拓展提高,有学生自由空间”。不仅如此,天一中学还有学生评课制度,但学生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奖惩教师,而是帮助教师总结、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据天一中学副校长朱卓君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天一中学在专注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校本化的探索体系:从“三注重”(即“注重情感、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到“三让”(“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再到着力于“激情参与、质疑探究、平等对话”的“生长课堂”,逐步显现出了天一中学特有的课堂教学风格。而在教学质量稳定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天一中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将关注点从“知识”转变为“人的成长”,从关注“怎么教”走向了关注“怎么学”,从教科书的学习走向“丰富学习”。


2008年,天一中学以学习组织形式为突破口,创建了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天一科学院。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发组织科技社团,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项目研究”。“提出问题→形成研究课题→自主研讨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模式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常态。而在评价体系上,该校也突破传统的学校考试评价模式,通过社团特长考级认定、科学院学术荣誉晋升、教育行政部门科技比赛、社会权威机构学习评估、国家专利论证,构建了自主、多元的评价体系。学习方式和评价模式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呈现出了积极学习的良好状态,课堂也随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经过10多年的探索,天一中学形成了学校的“生长课堂”教学特色,并在学生自主发展方面收获累累硕果。2014年,该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研究成果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新型课堂练就“智慧教师”


“谈及教学理念,今天的每个教师都能说出一大套,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上。”朱卓君说:“课堂教学优化的过程,需要每一个教师做出改变,不会立竿见影,因此,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历史课和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比起来,貌似专业性不太强,课堂上学生也许只是学到了历史知识而无法将其内化、应用,我们教师的本事就在于找到学生看不见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用于今后的思想和行为……”10月30日上午10∶50,两堂“聚焦课堂”历史公开课刚刚结束,课后研讨就紧接着开始了。同一时段,生物、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也在接连展开。


这样的教学研讨并不是因为本次“聚焦课堂”活动而特意组织的,在天一中学几乎每天都有。采访中,记者在该校一位教师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张一周工作安排表,每天都有1至2节不同学科的常态调研课。“我们立足于常态调研,而非只是打磨精致的竞赛课,平时以备课组为单位,让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参与到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常态中去。”天一中学副校长张春华向记者介绍说,他们的评课坚持“1 2”原则,即每一位评课教师说出1个优点的同时必须提出2点不足,在此基础上还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在评课的过程中,他们要求年轻教师必须优先发言,这也是倒逼年轻教师主动思考、全情投入的一个手段。


“行而后要思,思而后要行”,天一中学的教师们正是秉持着这样一种原则,以一颗平常心去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思和研讨活动。同时,该校健全“学校—师训处—课题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依托“青蓝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巩固和扩大“三年考核期—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链式培养的经验,激发教师积极追求专业发展,走上“名”“特”“优”之路。


为了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天一中学的教师们改变了“教”的方式,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探索出了“依学导学”的路子。教师们依据学生学情,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特点,引导学生积极、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以“项目研究”为载体的教学改革。


“能够引领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天一中学师训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该校推出“重回大学”项目,每年7、8月份都会选派2至3批教师走进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进修学习。与此同时,依托天一科学院,学校创建了多个创新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并与国内外的高校、高新企业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教师也和学生一起走进高校、走进企业,在实践中创新反思,在反思中主动学习。


今年28岁的天文社负责教师沈新荣就是在带领学生不断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典型。2008年,天文社刚刚成立之初,沈新荣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师。此后的几年间,除了基础的天文学理论教学,他还带领社团学生开展各种科普实践活动,并与斯坦福大学等国外名校联合开展天文研究。“这个过程逼着我改变过去‘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的旧模式,逐渐开始以研究的思维来看待课堂,以科学综合的视角来看待学科,这也是我最大的成长。”“最近5年来,学校天文社社员发现小行星21颗,证认近地天体3个,并获国际天文学院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确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沈茂德说。


丰富课程成就“一流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这是沈茂德强调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天一中学在多年探索中凝练出来的学生观。《卧室里放植物就是天然氧吧?》《不同环境条件对镰刀菌产毒素的影响》《胃癌综述》……很难想象这一篇篇已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专业论文,竟然出自一名高中生之手,他就是天一中学的高二学生王周涛。作为无锡市唯一入选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的成员,从去年10月开始,他跟随南京大学教师进行抗癌药物的研究和研发。每个周末,王周涛都在无锡、南京两地来回奔波,不过他乐在其中。“要说科学研究对考试成绩有什么直接作用的话,倒是没有,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耐心、毅力和钻研精神对我来说太宝贵了。”


天一中学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并不像一般高中生那样围着课本转、围着考卷转、围着分数转。比起做题,他们将更多精力投放在科学研究和社团活动上。那是因为学校为他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往往走出了课本、走出了教室、走出了校园。“我国的教育中存在严重的标准化大工业生产方式,课程过于单一,缺少选择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沈茂德认为,课程改革应从丰富性上入手。于是,天一科学院变革原来的班级授课制形式,釆用了跨班级、跨年级的“走班制”,并开设了三类丰富课程。第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科领域,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扩宽学生视野,解决特长发展方向选择的问题;第二类课程同样面向全体学生,但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以及研究问题的基础能力,以解决自主发展能力的问题;第三类课程则面向个体或小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综合运用等科学素养,增强其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10月29日下午2∶00左右,天一中学科学楼413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松香味。焊电路板、连接小灯泡、制作灯罩……学生们正埋头干得起劲。这是一堂通用技术必修课,教师结合国家课程,引导学生人人完成“环保节能小台灯的创作项目”。“做项目可比一般的上课做习题有意思得多,动手做、动脑想,做出来的东西还能用到生活中。”高一(11)班学生方嘉怡说。


研究项目最能体现天一中学丰富课程实施的特色,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涉及到多门学科。例如当天工程社团为学生开设的3D建模、打印技术课,要求学生通过三维制作软件构建一个火车头,并用3D打印机打出实体。“这个过程涉及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美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该课教师蒋建明说,在自主探索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习得了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做个火车头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还可以自己创造提高些难度,比如在火车头里面安装个芯片,再编个程……”这堂课上,高一学生小冯的进度明显比其他同学快一些,他的火车头已经进入了3D打印阶段。在等待打印的时间里,他跟记者聊起了自己最近在做的另一个项目——“组合发电研究”。“为了避免能源的浪费,我和其他5个同学一组,想研究一个装在自行车上的发电装置。”小冯说,如今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发电装置,但基本都不是组合式的,效能无法发挥到最大,为此他和同伴们在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打算进一步创新。


在天一中学,学生们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教辅,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做题练习,学习时空不再局限于课堂,无论是在校时,还是假期中,实验室、图书馆、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社区机构、山林田野都是学生们的学习场所。


当然,不只是科技社团和科技项目研究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在天一中学,人文类社团也发展得红红火火。在该校资优教育中心模联室,记者看到模拟联合国社团的成员们正围绕“对同性恋者的人权保护”进行激烈论辩,而ISIS恐怖组织、乌克兰局势、PDA(行星防御委员会)等国际时事热点也成为他们即将研究的重点议题。模联社团课程指导教师王惠文告诉记者,在召开模拟联合国会议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口才、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思辨能力,还启迪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今天国内的重点中学有太多的一流考生,但我们期盼能培养更多具有‘核心素养’的一流学生。”谈及天一中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沈茂德这样说。那么,何为“核心素养”?他解释说,“核心素养”就是不能以考试检测,不可量化评估,隐藏于人的内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内驱力”,其核心是梦想、责任感、性格、习惯。


聚焦课堂,专注教改,不为外界的浮沉所打扰,不为周遭的利弊所动摇,10多年来,天一中学就这样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寻着一种生命的生长。

标签:
今日热点

市、区公安系统领导慰问

__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end相关报道相关报道End

精彩推荐




微博推荐新浪无锡教育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资讯。欢迎报...新浪无锡官方微博。成为朋友只需一个@,或一个私信。...

最新资讯杂谈
  • 无锡,Nice!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6无锡,Nice!2024-04-2623:46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无锡一曲吴韵风华深藏万古江河这里是太湖三万六千顷碧……

  • “滨”纷多才鈶?Keyword=|无锡交友|04-30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滨湖区作为无锡市重要的科创策……

  • 2023年科技地产市场前景分析预测04-29

    提示:如需英文版、日文版等其他语言版本,请向客服咨询。字体:报告内容:中国的城市人口占比**年超过***,接下来的几**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农民进城。中国的城市人……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