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资讯杂谈 > 正文

党中央拟表彰百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这13位江苏籍人士你了解多少

发布日期:2019/6/22 9:47:31 浏览:1155

一条现代理念的商业街……”“说了这么多第一,未及我送你一个第一‘中国近代第一城。’”这是著名建筑规划大师吴良镛院士在南通时说的话。

2002年,随着南通博物苑的百年苑庆日益临近,南通方面邀请江苏籍吴良镛教授设计博物苑新馆。这年7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吴良镛,第一次踏上了南通的土地。他来到博物苑听取工作人员讲解,当看到博物苑简介的结语部分时,吴良镛第一次流露了“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观点。随后,吴良镛又深入西南营和寺街等历史街区考察,登上钟楼遥望长江。中午,当听到南通市方面介绍南通创出了近代中国的多项第一时,吴良镛说出了“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

吴良镛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研究成果,科学论证了南通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南通在中国近代,以近现代的理念,完整地按照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去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上海、青岛、大连、宁波等都是外国人在中国的城市搞起几个街道、几个租界,不能称之为中国人自己搞的“中国近代第一城”。之后,南通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在吴良镛研究的基础上,反复深入考证研讨,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正式认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胡福明:绽放改革开放“春风第一枝”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胡福明,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江苏省社科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篇以江苏学者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文章,被誉为“春风第一枝”,在中国理论界炸响一声“春雷”,引发了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催生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今年5月,新华日报记者再次专访已83岁的胡福明先生。他回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写作和发表的心路历程,回顾了对解放思想的认识。他说,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应该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找出不足、补齐短板。唯有不为盛名所累,不为经验所缚,不为困难所惧,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开创新局。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柳传志:祖宗16代以上全都在江苏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2017年5月20日上午,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江苏大剧院开幕,在江苏发展论坛上,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表示:“很遗憾我没有机会出生在江苏,但根据我们家谱记载,我家祖宗16代以上全都在江苏,所以我确确实实是江苏人。”柳传志的幽默开场白引来大家一片欢笑。

他当天不仅作为江苏人来到会场,也作为联想的代言人向大家普及:“说到联想,人家想一定就是做电脑,其实联想现在有两个,一个lenovo是做电脑,还有联想控投legend,我起家就是做这个。”柳传志希望家乡能够更加注重资本投入的引导作用,以资本为纽带助力产业升级。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姚明:小巨人故乡在震泽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篮球巨星姚明出生于上海,而他的故乡就在苏州吴江震泽,姚氏家族世居在震泽打线弄3号,这条弄在古镇历史上为丝线作坊所在地。这里,曾经是震泽丝商潘意时的祖传旧宅,建于明末清初,姚家世代租居于此。

据镇上的老人介绍,姚姓家族个个都是高个子,只要在镇上走来一个大高个,必定是姚姓无疑。姚明的祖父姚学明,身高两米多,被震泽乡邻亲切地送一外号“姚长子”,原为震泽万生烟纸店伙友,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家迁往上海定居。直到今天在震泽镇的居民中,很多人都记得姚明小时候常来震泽玩。

秦振华:张家港峥嵘岁月的亲历者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对港城百姓而言,他的名字是那么亲切,那么赋有精气神,那么掷地有声,因为他代表着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折射着一种镌刻进骨子里的,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他的名字,已和这座江尾海头的城市紧紧相连……

他就是秦振华,原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港市委书记,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人物之一。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与张家港80多万人民一起锻造了张家港精神,跑出了张家港速度,书写了张家港奇迹。他先后荣获“中国改革功勋”、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全国优秀县(市)委书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奖”等20多项国家级殊荣。

程开甲:江苏吴江人曾在南大工作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1918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50年,他毅然放弃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职务和高薪待遇,回到了祖国。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

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工作、生活在核试验基地,在西部大戈壁滩上隐姓埋名20多年。

程开甲一生获奖无数,但是,对这些崇高荣誉,程开甲有自己的诠释:“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程开甲院士是苏州吴江盛泽人。2017年9月,在吴江盛泽,以他名字命名的程开甲小学正式落成启用。程开甲小学校长薛法根告诉记者,今年8月2日,他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代表一起前往北京看望了程开甲院士。“程老尽管生病,但精神很好,看到家乡的人过来非常激动和开心。”薛法根回忆,他们给程老带去了盛泽的丝绸、盛泽老照片以及学生亲手画的画作为生日礼物,程老爱不释手。程老还兴致勃勃地为大家弹奏了《友谊天长地久》和《新年好》,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让在场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946年,程开甲院士来到爱丁堡大学求学,回国后,他在南京大学工作近十年,曾任物理系副主任,为南大物理系的建设与发展付出很多心血。

无锡东林书院论坛

交汇点记者张红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现代快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上一页  [1] [2]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