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企业单位 > 正文

松芝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3/5/11 15:45:32 浏览:222

,持续升级换热器技术、扩展产品系列;针对热泵空调的特殊需求,正在开发全新车外换热器产品系列、提升低温采暖性能;确定电动车散热器的产品型谱、并完成第二代散热器产品开发;针对多个项目,进行水冷冷凝器、大功率电池冷却器等产品的应用设计和真空钎焊工艺开发。同时,核心零部件的轻量化结构、储液筒体两头封堵新结构、筒体与集流管低成本连接方式等全新结构的开发和应用,确保产品的低成本和轻量化。

在研发能力方面,小车事业部持续优化研发流程、强化技术管理、完善设计标准、培养设计团队、积累经验教训。引入了FMEA设计软件等多套设计管理和工程软件,并持续自研设计软件。技术能力向海外延伸,在北美和日本成立办公室、聘用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国际项目竞标,开启了研发能力国际化的进程。同时,继续借助“加冷松芝院士专家工作站”、“上海新能源汽车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松芝――交大人才培养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先进热管理技术预研。

(二)销售模式优势

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的销售模式是“标配模式”,即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整车厂商,为整车厂商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与此不同,公司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块采取“标配模式”和“终端模式”并重的策略。一方面从最终客户入手,发展“终端模式”,即公司与最终客户达成购销意向后,由最终用户向整车厂商发出指令,要求在其购买的车辆上安装公司的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的“终端”业务收入占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总收入的大部分。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的最终用户一般为公交公司、长途客运公司和长途旅游公司等,其购买车辆的目的在于商业营运,对产品质量、特殊需求的响应速度、个性化的售后服务和品牌信誉更为关注,因此通过“终端模式”销售的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盈利能力更强。公司由于掌握了较多大型最终用户,建立了稳定的信任关系,因此业务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公司的小车热管理业务板块以及大中型客车热管理板块部分子公司主要采取“标配模式”进行经营。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扩大标配客户群体,提高对标配客户的研发、服务能力,稳定标配地位,保证标配业务的顺利开展。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具备“终端模式”和“标配模式”的移动式热管理产品供应商。此外,在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产品领域和车用电池热管理产品领域,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向包括整车企业、电池企业以及储能电站建设方等各类型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销售模式更加多元高效。

(三)质量和品牌优势

公司下游客户大部分为国内知名的整车厂商及要求较高的终端客户,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一般高于行业标准。公司拥有业内一流的检测设备,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面对最终用户的“终端模式”,使公司与最终用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售前了解最终用户需求、设计取得最终用户确认、生产取得最终用户认可、售后及时解决问题等贴身服务,松芝品牌在最终用户中广泛传播,公司获得了众多奖项。松芝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形象,已成为公司与其他企业竞争的重要优势之一。尤其在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产品领域和车用电池热管理产品领域,公司在汽车空调和电池热管理领域的品牌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使公司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四)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在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积累,掌握了众多优质的“标配”客户——整车制造商,和“终端”客户——公交公司、长途客运公司、长途旅游公司和团体客户。整车制造商客户约100多家,包括比亚迪、()、金龙客车、金旅客车、()、北汽福田、保定长安客车、()、一汽客车(无锡)、银隆客车、苏州金龙、中车时代等。“终端”客户超过330家,包括:北京公交、上海巴士、天津公交、杭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广东省汽运集团、苏州客运、重庆交运、成都公交、广州公交公司、深圳公共交通集团和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等。综上,公司在大中型客车市场拥有的430多家长期客户,大多为行业内的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在小车热管理业务领域,公司坚持商乘并举的经营思路,逐步提高客户和订单质量,已经进入部分国际车企和国内一线车企供应商体系,在乘用车方面包括大众、本田、通用、福特、标致、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在商用车方面包括江淮汽车、北汽福田、东风柳汽、陕重汽、()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包括比亚迪、蔚来、华人运通等;在工程机械方面包括三一集团、()等。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开拓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的业务,已进入()、远景能源等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并进入量产阶段,同时,公司也在进一步开拓其他该领域客户市场。

(五)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优势

公司在全国设立了30多家销售网点,300多名销售人员及售后服务人员,营销网络分布在全国各主要省市。健全的营销网络为公司与客户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公司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为公司新产品研发提供方向,把握市场先机,将客户需求及时转化为订单,提升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

商用车热管理产品业务的售后服务具有紧急、全天候、全年无休、问题复杂、工作琐碎等特点,对商用车热管理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网点建设、管理水平及信息系统要求非常高。公司经过多年悉心培育和资金投入,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建立了19个安装服务中心和440多个特约维修网点,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售后办事处,培养了数百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全年365天24小时”免费贴身服务。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已初步建立覆盖东南亚、南亚、南美、北欧以及中东地区的售后服务网络,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为国际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打造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目前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产品订单也涉及欧美相关国家,海外售后服务网络的完善也有助于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相关业务的开拓。完善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优秀的营销能力和售后服务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对提高公司的产品销售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公司拓展包括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业务奠定了良好的服务网络基础。

(六)自我配套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利用规模生产优势,大幅降低成本,将重要零部件从外部采购逐步转为内部自制,一来降低产品成本,二来通过对重要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有利于把握重要零部件质量并对整个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公司已经陆续完成压缩机、电子控制系统、风机、注塑件、各类配管等重要零部件的自制。由于规模经济优势,公司强大的自我配套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空调系统性能,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七)管理优势

公司已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具有较高的现场生产管理水平。公司还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已具有较强的企业凝聚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的经济受到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也彰显了强大的韧性和旺盛的活力。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公司坚持年初制定的经营方针不动摇,克服各种困难,做好防控的同时,紧抓市场和行业发展机遇,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和客户,保证订单及时交付,对内针对短板问题持续改进,坚持降本增效,改善经营质量,降低经营风险,取得一定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79.46万元,同比下降16.68。

(一)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由于管控及宏观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公共交通持续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客车产销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滑。公司凭借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在点单市场中,稳固一二线城市公交市场的同时,积极实现三四线城市市场下沉;在标配市场中,积极开拓主机厂客户,逐步优化提升配套份额,取得较好效果;在海外市场中,公司有效抓住海外新能源客车空调订单,在土耳其、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成为当地主要品牌。2022年,公司在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块共销售数量超过3.06万台,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公司对内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投入,采取各种措施降本增效,推出的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系统产品已实现对欧洲客户的交付,为后续海外业务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在事业部的共同努力下,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块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行业地位进一步稳固,为后续行业复苏后的发展做好内外部准备。目前,公司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块所属三个生产基地的总产能接近95,000套/年,可以满足行业对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的需求。

(二)小车热管理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小车热管理业务板块坚持商乘并举,转型升级,聚焦深耕的总体策略,克服各地防控政策的不利影响,协调内部各生产基地资源保交付的同时,积极开拓目标市场和客户,在新客户、新车型和新产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在乘用车市场方面,小车事业部持续加大对目标战略客户的开发力度,全面进入合资品牌车企(包括大众、本田、福特、通用等),持续深耕扩大一线自主品牌车企(包括比亚迪、蔚来、华为、上汽、广汽、北汽、一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广泛获取新能源乘用车客户和项目。在商用车、工程机械市场方面,公司克服行业需求下滑的不利影响,稳固优质客户份额,保持行业领先优势,配套包括江淮汽车、东风柳汽、()、北汽福田、()、徐工机械、依维柯、潍柴等客户。报告期内,小车事业部累计获得新增业务订单超过4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接近60,为后续数年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产交付方面,小车事业部制定核心零部件自制策略,贯彻精益生产理念,着力于完善生产制造体系及国内产能布局,加强了区域化客户制造配套能力的建立及核心产品的垂直整合能力,在原有10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武汉生产基地和南昌生产基地,在克服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下,实现计划内量产项目的顺利达产和稳定供货,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目前,小车事业部下辖10个生产基地,冷凝器产能为800万套/年,空调箱产能为460万套/年,蒸发器产能为520万套/年,暖风芯体产能为430万套/年,水箱产能为50万套/年,电池冷却器产能为20万套/年。在研发投入方面,小车事业部技术团队内外协同、快速响应,在加大前瞻技术开发的同时,深入参与重点项目竞标和开发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拓展丰富产品型谱。此外,公司与多家北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竞标,开启了研发能力国际化的进程。

(三)轨道交通空调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轨道交通业务板块以重点区域市场和重点主机厂突破为抓手,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累计获得新增项目订单超过8,500万元,为后续业务的滚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内部管理方面,通过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继续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为后续订单交付做好技术和产品储备。

(四)冷冻冷藏机组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在防控、政策调整、经济下行的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我国冷藏车行业销售量突破5.2万辆,同比下滑34.9。公司的冷冻冷藏机组业务板块在行业影响下,销售收入和销量均有所下滑,市场占有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公司克服各种不利影响,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尤其是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并积极实现芬兰引进机组的国产化工作,为后续行业复苏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产品储备基础。

(五)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板块

为了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的长远健康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与多方股东共同设立上海松芝酷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实现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的独立核算和运营。在松芝酷恒成立后,公司重新梳理了该业务板块的中长期业务战略和产品战略,对研发、销售和供应链等职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