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百姓网 > 企业单位 > 正文

世界染料史上的第三次转折

发布日期:2016/5/2 0:36:45 浏览:1468

德司达无锡染料有限公司,世界染料史上的第三次转折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预言、中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第三次世界预言中国、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导火索、世界第三次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兆、德司达无锡染料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控股全球染料巨头德司达公司透视

德司达无锡染料有限公司

浙江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活性染料——活性蓝19号产量居世界第一。图为该公司染料生产车间。(何汀提供)

中化新网讯近日,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外披露了收购全球染料巨头德国德司达公司(DyStar)的情况,证实了龙盛集团是德司达控股方的传闻。这宗震惊全球染料界的收购案终于浮出水面。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对此评价说,此次收购在世界染料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世界染料史上的第三次大转折,预示着中国染料企业将登上世界染料舞台的中心。

国内老大收购了国际老大

德国德司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染色解决方案、高性能化学品和定制生产特殊染料、颜料,它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18家工厂,服务于7000家客户,2008年销售收入约8亿欧元。德司达是由3家昔日染料制造业巨头的染料部门合并而成的。1995年,有近百年染料生产史的德国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的染料部门合并建立了德司达公司。1999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纺织用染料和颜料部门也加入了进来,组成新的德司达公司,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2004年8月,美国白金公司从德司达原先3家大股东拜耳、赫斯特和巴斯夫手中全面收购了德司达的股份。

这样一家由世界顶级染料企业组成的公司,怎么会被中国企业收购呢?“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德司达不会这么快就破产。”龙盛常务副总经理项志峰介绍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司达陷入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困境。2009年9月,德司达德国公司向法兰克福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今年2月,印度吉里(KIRI)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支付4000万欧元收购了德司达除美国以外的全球业务。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印度公司收购了德司达,其实龙盛是德司达最大的股东。”项志峰告诉CCIN记者,龙盛在今年初出资2200万欧元认购了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约定在5年之内随时可以转成股份。债转股后,龙盛将持有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62.4的股份。也就是说,龙盛和印度吉里公司是德司达重组后的两大股东,而龙盛是控股方。

那么龙盛是怎样的一家企业?它怎么有如此大的魄力拿下世界染料巨头呢?据了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盛现在已是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龙盛创始于1970年,前身是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1979年,由农药厂转型开始生产纺织助剂。1993年,又由助剂生产转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龙盛组建了正式的股份制公司。1998年,龙盛分散染料的产销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并逐渐开始构筑集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品种和染料中间体为一体的大染料格局。2003年8月1日,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染料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龙盛已成为横跨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四大产业,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所属控股子公司50多家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据了解,龙盛此次收购囊括了德司达除美国业务之外的全球资产。具体包括固定资产、存货、1700多项专利、知识产权、商标、内部应收款以及在全球22个国家的子公司的股权,该部分资产账面净值约2.86亿欧元。“对于德司达美国业务的收购,我们也在与美国白金公司进行沟通。”项志峰表示。

“收购后的德司达还是独立品牌、独立运作。令人振奋的是,通过龙盛在产业和财务上的支持,德司达由于资金原因停产的部分工厂今年2月底开始已陆续恢复生产,公司4月份实现盈利,并且销售环比和盈利额度在不断增长。”项志峰说。

染料产能进一步集中到亚洲

“今年2月份收购完成后,我们针对德司达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解决。”项志峰表示,德司达在德国有几家工厂,今年2月份已经复产,但在两年之内,德司达在德国工厂的产能要全部转移。

那么,德国工厂的产能转移到哪里去呢?“两个地方,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印度。”项志峰很肯定地告诉CCIN记者,在这两个国家当中,哪个国家有综合优势,就将产能转移到哪个国家。

田利明在染料行业工作几十年,见证了世界染料发展进程中几次重大的转折,他对此次龙盛收购德司达的感触也更深刻。“在世界染料发展历史上,此前比较重大的染料企业重组有两次。第一次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西欧染料公司把美国的染料公司从染料舞台上赶下来,占领了世界染料市场。第二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次改组是染料历史上规模最大和范围最广的一次。德国拜耳公司和赫司特公司合并了双方的染料业务,组成了德司达公司;瑞士山德士公司分出了科莱恩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分出了汽巴精细化学品公司;德国巴斯夫收购了捷利康的染料部门等。世界级的染料生产商由6家变成3家,形成了德国德司达、瑞士汽巴精化及科莱恩三分天下的局面。

“而这次,应该说是世界染料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折。它预示着亚洲真正成为染料生产的中心。”田利明介绍说,从20世纪末,染料的生产与供应中心开始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染料工业的崛起,世界染料生产能力近年来增长迅速,致使供需关系失衡,产大于需,造成全球染料生产商的竞争空前激烈。发达国家许多从业近百年的老牌染料生产企业也都处于亏损边缘。于是,全球各大染料生产公司纷纷把非核心产品的生产装置向中国和印度转移,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低的环保成本同发展中国家的染料工业竞争。进入21世纪,我国染料成为了全球染料生产、出口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出口数量占生产总量近40。

德司达无锡染料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视察龙盛集团。(杨辉提供)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契机

龙盛此番收购德司达,在业内引发了不少的热议,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龙盛收购德司达是一个双赢事件,同时为龙盛打开欧美市场、占领高端染料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认为龙盛收购德司达属于双赢。”兴业证券分析师郑方镳认为,龙盛收购德司达后,成功整合的概率很大。龙盛此次收购是在德司达进入破产程序之后进行的,以4000万欧元的价格获得了账面净值2.86亿欧元的资产,还成功剥离了德司达德国总部的所有债务,因此成功整合的概率很高。德司达被收购后,竞争力将大大加强。之前德司达在国际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科莱恩和亨斯迈(2006年亨斯迈收购了原汽巴精化纺织染化部)。但亨斯迈过去两年的染化业务一直在亏损,科莱恩前期也传出想要出售染化部门的消息。

究其原因,郑方镳认为,国际染料巨头的业务逐步被新兴市场的企业蚕食以及自身所无法避免的冗员所带来的负担是其盈利情况低迷的原因。而德司达经过破产重组之后,则完全甩掉了历史包袱。如果将这3家国际染料巨头比作3个原本带着镣铐的囚徒,那么德司达的镣铐已经被卸下,竞争力自然大大加强。而龙盛在收购德司达之后,将集行业龙头、中间体供应商和大采购方控制人为一体,对染料市场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加强。

不过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对德司达的前景表示担忧:中国公司、印度公司和德国公司,这3家公司能否拧成一股绳?如果达不到德司达原来的水平,德司达这个品牌也就不再是金字招牌了。

龙盛对于德司达的发展还是信心百倍。“龙盛收购德司达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如何将世界顶级公司的品牌保存并发扬光大?如何使该公司通过龙盛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更好地为世界纺织、印染业服务?我们将通过转移产能、降低综合成本和创新销售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这些目标。”项志峰表示。

对于中国染料能否从此真正走向世界,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擢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国家要求我们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其实对于染料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的问题,而是染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已是世界上染料生产的第一大国,不增加新的产能,产量也早就够了。再一味在国内扩大产量,还有办法卖吗?卖给谁?国内企业应该抓住新一轮染料产业转移的机遇,走出国门去发展。这次龙盛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

CCIN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染料的出口去向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出口到该地区的染料量占我国染料出口总量的60以上,出口到欧美的染料较少,不足10。出口的各类染料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有不少产品的价格仅为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40~60,究其原因,我国染料的品种和质量还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国内生产过剩也是重要的因素。龙盛这次能否凭借收购德司达打开欧美市场,业内拭目以待。

4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染料展上,无锡开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向外商介绍他们的生物染料产品。(记者张育摄)

背景资料中国染料企业技术服务力量弱

中化新网讯记者9月16日从中国染料工业协会了解到,目前虽然我国染料生产企业生产了全球60以上的染料,但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的大部分中高端产品,并不掌握其应用技术和配套染整工艺,无法为下游提供周到的服务。提供强大的应用技术服务将是染料企业今后的竞争方向。

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擢介绍,迄今为止,我国可生产的染料品种超过1400个,经常生产的品种有700~800个,品种超过100个的染料有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尽管我国染料产品的品种门类齐全,但国内染料企业的产品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产品大多数为附加值较低的常规品种。我国大部分的染料生产厂家产品类型和品种雷同,产品缺乏特点或特色,且大多是中低档次的常规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创新型和特色化产品缺乏。

王擢表示,随着纺织工业技术的日益进步,纺织市场对染料的应用技术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选用合适的染料产品和印染工艺以满足客户要求,成为摆在染料厂商和印染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染料下游的印染厂家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对各种染料产品的技术特点了解有限,因此染料企业对下游的服务水平是未来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国内染料企业与国际染料巨头的差距之一就是在染料的应用技术方面。比如全球染料生产龙头老大德司达,自己生产得很少,大多数染料是从中国和印度采购来的。它的优势是有一批优秀的工程师可以给下游印染企业提供完善的产品应用指导。而我国染料企业要么没有配备这方面的人员,要么也就只有一两名技术人员。“如果我们只是生产染料,而不努力提高对下游印染用户的服务水平,就很难走出国门。只能是低价卖,创建品牌根本无从谈起。在国内市场上,早晚也要被淘汰。”王擢说。

相关评论重要的是收购之后

中化新网讯笔者很好奇,龙盛收购德司达后,接下来会怎么做。

一般而言,外资企业的真正价值绝不在这些企业的机器设备,而在于其核心技术和市场,在于企业的品牌。以往我们常看到国内一些企业所谓的收购行为,只不过是把被收购企业的机器设备运回国内,异地安装,其结果只能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味道大不一样。从现在披露的情况来看,龙盛也想把德司达在德国的企业搬迁到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